一、抽象创作的“三重暴击”
1. 综艺名场面:修罗场式整活
2025年4月8日某综艺录制中,黄景瑜与黄明昊因“抢同桌”上演小学生式斗嘴,林一突然加入战局,三人拉扯画面被网友称为“内娱真人版《燃冬》”。“导演组顺势加码的安排,将录影棚变成喜剧现场”,成为当期最高光片段。
2. 抽象短视频的病毒传播
4月9日曝光的视频中,三人彻底放飞自我:黄景瑜用拖把跳女团舞,黄明昊反串《甄嬛传》,林一模仿机器人。这段“生怕错过一个梗”的表演,相关二创视频播放量破千万。
3. 历史舞台的铺垫效应
从2023年黄明昊与林一的《Trouble Maker》,到与黄景瑜在《极限挑战》的互动,这些“抽象美学”前传为现在的爆火埋下伏笔。
二、互动模式的解构密码
1. 人设对冲的化学反应
– 黄景瑜:硬汉反差萌
– 黄明昊:男妲己式掌控
– 林一:茶系狙击手
“三种截然不同的人设碰撞,产生了奇妙的喜剧效果”。
2. 即兴创作的流量杠杆
三人将突发状况转化为喜剧素材的能力,“成为观众最追捧的真人秀真实感”,广告商已为此类内容追加赞助。
三、争议与破圈效应
1. 舆论两极分化
支持派认为打破内娱假客套,批判派质疑过度麦麸。这场讨论本身助推了话题热度。
2. 二创生态的狂欢
网友将互动剪辑成各种鬼畜视频,“黄景瑜被迫害合集”登上B站热门,抖音“抽象整活挑战赛”吸引超50万用户参与。
3. 行业启示录
此类内容验证了“熟人局+无剧本”模式的商业价值,各大平台已宣布开发“抽象综艺”新赛道。“他们正用戏谑姿态重写娱乐圈流量法则”。